發(fā)布日期:2024-06-26 來源:
為做好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范校建設工作,我校不斷研究創(chuàng)新,積極探索課堂教學模式變革,提出了以“學生為主體,教師為主導,多種教學方式并存”的“5+1+N”課堂教學理念,深入推進“大單元學歷案”教學,提高課堂效率,落實學科核心素養(yǎng)。
2024年6月20日,曲靖市第二中學高一年級朱志娥老師在崇真樓318錄播教室展示了一節(jié)《空間直角坐標系》的示范課。
《空間直角坐標系》選自人教版選擇性必修一第一章第三節(jié),朱志娥老師在授課過程中,注重數學知識的系統(tǒng)性、貼近學生的認知規(guī)律。老師帶領學生從生活中直觀感知,引導學生抽象出空間直角坐標系的概念。通過氣球與板凳的空間位置,引出空間直角坐標系中的豎坐標。整節(jié)課的內容安排,教師為引導者,創(chuàng)設情境,提出問題,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實驗探究、思考分析。激發(fā)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,引導學生抽象得出概念和定理,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是自然的、貼近生活的。
本節(jié)課主要設計了五個主要的學習活動:
一、課前檢測、夯實基礎
讓學生默寫基底及單位正交基底的概念、空間向量基本定理。踐行“5+1+N”模式,鞏固前節(jié)內容,為本節(jié)課做鋪墊。
學生課堂檢測作答情況
二、創(chuàng)設情境、構建新知
基于《中國高考評價說明》中的第一類“生活實踐情境”,讓學生構建生活實踐情境,這類情境與日常生活相關,可培養(yǎng)探索情境的能力,增強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,例如,在空間中如何確定板凳的位置,又如何刻畫出板凳上方氣球的位置,進而引出空間直角坐標系中的豎坐標。
朱老師認真指導
利用單位正交基底概念,我們還可以這樣依據平面直角坐標系類比空間直角坐標系,由淺入深,由簡單到復雜,由已知到未知,培養(yǎng)學生探索實踐能力。
朱老師強調關鍵詞
學生積極發(fā)言
三、抽象概括、形成概念
依據課本上的探究,讓學生思考、回答,并對他們的答案進行修改、補充、深化,幫助學生明確概念,進一步加深理解,培養(yǎng)學生嚴謹的邏輯推理能力。學生對例題的思考有助于學生今后從多角度研究問題。
朱老師典例板書示范
四、課堂練習、鞏固應用
基于《中國高考評價說明》中的第二類“學習探索情境”,教師組織多人組成小組探究教案例題,培養(yǎng)了學生小組合作的能力,有助于學生在練習中積審題素養(yǎng),符合高考評價體系中的情境創(chuàng)設,這類情境源于真實的研究過程。在學生解決這類情境中的問題時,必需啟動已有知識開展智力活動,同時在解決問題中運用創(chuàng)新的思維方式。
本例題改編自2024年高考真題,在學習新知識后融入新考法,多維度訓練學生應對真實情境的解答能力。對高考真題的解題不僅能讓他們清晰地了解新高考下題型的改動,明確自己的定位。
小組討論
五、歸納總結、反思提升
本節(jié)學習內容蘊含豐富的數學思想,“類比面直角坐標系得到空間直角坐標系”的思想,“同一點在不同空間直角坐標系的坐標不同”相對思想,通過老師對空間直角坐標系的深入解讀,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應用三維空間中的幾何題。
這節(jié)課的教學過程,也給我們展示了授課教師過硬的教學基本功。教師循循善誘,傳道授業(yè)解惑也,教學語言簡潔精練、教態(tài)大方得體、教學組織合理、現代教學手段傳統(tǒng)教學方式結合。對于課堂上學生回答的問題,能夠耐心地聆聽,給以熱情的鼓勵、巧妙的引導。讓我們看到了教師的出色授課能力和營造課堂積極求學氛圍的能力。
朱志娥,女,彝族,中共黨員,2017年7月畢業(yè)于昆明理工大學概率論與數理統(tǒng)計專業(yè),碩士研究生。從教七年,帶完兩屆高三,所帶2017級13班高考數學平均分109.40,位列理科同層次班級第三名。所帶2020級10班高考數學平均分99.30,位列理科同層次班級第一名。所帶2020級文科13班位列同層次班級第二名。2023級4班多次考試數學成績列物化生平行班第一;2023級16班多次考試數學成績列史政生平行班第一。本人多次獲“教學質量第一名”榮譽稱號。2021年10月在曲靖市第二中學學聯體課堂教學展示(第六次)活動中,榮獲數學學科課堂教學展示一等獎。
2023年9月至今擔任班主任,班主任工作1年。2024年獲得“班主任成長之星”榮譽稱號。在第四屆班主任節(jié)(2024年)德育論文評選活動中榮獲一等獎。
上一篇:無
下一篇:學方法于課本 提能力于斷句